作為迎賓之地,作為娛樂的聖地,交疊出日比谷深厚的歷史
介紹引領日本現代化、作為娛樂的中心和商業的一大根據地而發展起來的日比谷的歷史。
江戶時代
日比谷起初被稱為日比谷溝,原是與江戶灣相連的海。德川家康時代開展填海造陸,變成了被稱為外櫻田的地區。
1843年
江戶時代的日比谷。有名的大名和武士在此修建府宅。

明治時代
明治維新以來,在大名府宅原址上陸續修建了象徵歐化政策的建築,日比谷成為了引領日本現代化、充滿進取精神的地區。

1883年
1883年「鹿鳴館」建成,作為招待各國國賓和外交官的場所。
1890年
1890年,有東洋第一之稱的「帝國飯店」。
1894年
1894年,與三井不動產頗有淵源的「有樂町三井集會所舊館(日本館)」建成。
1903年
1903年日本第一座西式現代公園「日比谷公園」誕生。
昭和時代
進入昭和時代,劇場和電影院陸續建成,作為日本娛樂的中心地帶而獲得巨大的發展。

1929年
1929年,關東大地震災後重建象徵的「日比谷公會堂」建成。從此被稱為「音樂的聖殿」。
1930年
作為象徵著繁華的日比谷形象的建築物,「三信大樓」竣工。因挑高二層的中庭拱廊、裝飾派藝術樣式的細節等,作為設計性極高的辦公大樓而受人喜愛。
1934年
1934年,「東京寶塚劇場」、「日比谷電影劇場」誕生。拉開「電影戲劇街區日比谷」的序幕。
1960年
「日比谷三井大樓」竣工。這座建築克服了大樓建築技術上的各種各樣的難題而完工,當時作為東洋最大規模的建築而廣為人知。
1963年
戰後,「藝術座」、「 MIYUKI座」等開張,1963年,被評為當代最佳劇場空間的「日生劇場」完工。
2007年之後
許多辦公大樓建成,日比谷成為一大商務中心。盡管受到老化等的影響,老舊建築等紛紛關閉,但延續日比谷歷史的新設施與活動不斷湧現。

2007年
作為象徵日比谷的建築物而廣受喜愛的「三信大樓」因老化而關閉。
2008年
在特定時期內,將三信大樓的舊址變成附近的人們可以使用的開放空間「日比谷露臺」。 吸引了上班族、家庭、情侶等的到來,非常熱鬧。
2011年
作為不僅是代表日比谷,而且是代表日本的辦公大樓而聞名的「日比谷三井大樓」關閉
2014年
日比谷地區被認定為東京圈首個國家策略特別區域。
2015年
「(暫定名稱)新日比谷項目(現東京中城日比谷)」新建工程開工。